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1865)
- Mar 17 Fri 2017 13:44
每天十下速效運動,肩胛骨回正就不會虎背熊腰
- Mar 16 Thu 2017 14:45
保骨不能光補鈣!還要多吃這類食物,同時可降63%罹癌率
【早安健康/林昕潔整理編輯】想要讓骨骼健康、防止骨質疏鬆,每天喝牛奶就夠了嗎?雖然鈣質是骨骼中的主要成分,但強健骨骼卻不能光靠吃鈣,而是要補充讓鈣質能順利進入骨骼的其他營養素。《國際骨質疏鬆症》期刊中就有一項研究指出,補充足夠的維生素K2,才是增加骨質密度、降低骨折風險的好方法!
維生素K2可幫助鈣進入骨骼、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
《國際骨質疏鬆症》期刊中的一篇整合分析發現,維生素K2的補充品能夠顯著增加骨骼礦物質密度,並降低已有骨質疏鬆症女性的骨折風險。也就是說,維生素K2能夠幫助修復已經衰弱或損傷的骨骼。
而另一方面,《英國醫學期刊》的研究評論則發現,增加鈣質的攝取對於促進骨骼密度或降低骨折風險無效,其中一位研究作者並警告鈣質攝取可能提高心臟病及中風風險。
整體健康專家、註冊營養師Laura Schoenfeld指出,維生素K2能夠活化負責將鈣存進骨骼、牙齒中的蛋白質,並和維生素D合作、降低分解骨質的細胞的活性。
除此之外,維生素K2也能活化另一種蛋白質,讓鈣質從不該存在的軟組織(如:血管)中離開,因此能夠顯著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。《營養學期刊》的一項研究指出,攝取最多維生素K2的人,動脈鈣化的發生率降低了52%,在7~10年期間的心臟病死亡風險則降低了57%。
K2也被認為能減少鈣質引起腎結石的風險、提高胰島素敏感度、減少發炎,並更有效地殺死癌細胞。《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》中一項針對11000位男性的觀察研究則發現,攝取較多的維生素K2,與降低63%晚期前列腺癌發生率有關。
補充起司、蛋黃、益生菌等,才能增加維生素K2
在一般的飲食中,維生素K1的含量約是K2的十倍,而人體能夠將部分的維生素K1轉換成K2,但若飲食習慣不佳、腸道健康狀況不好,這項轉換功能的效率也會低落,因此改善飲食習慣、多吃益生菌等有助腸道保健的食物,才能增加轉換功效。
另外,部分的證據則認為直接攝取維生素K2的健康效果更好。Laura Schoenfeld也指出,維生素K2的天然來源包括納豆、起司、草飼奶油、蛋黃、雞肝等,但現代人的飲食卻時常缺乏這類食物,應增加攝取。此外,補充維生素A、維生素D等營養素,則能夠與維生素K2產生協同作用;至於鈣質,只需從日常食物如乳製品、綠葉蔬菜、堅果、種子等食物中充足攝取即可。
- Mar 15 Wed 2017 13:06
名醫湯療秘方:早餐喝護肝腎元氣湯,疱疹濕疹都好了
- Mar 14 Tue 2017 11:59
魚刺卡喉嚨,喝醋就好?耳鼻喉科醫:4NG行為恐致命
- Mar 13 Mon 2017 13:35
每天十下速效運動,肩胛骨回正就不會虎背熊腰
- Mar 10 Fri 2017 13:26
月薪5萬也可能又窮又孤獨?防範10狀況,不怕成「下流老人」
【早安健康/愛長照 前資深媒體人朱國鳳】最近有一本暢銷書,書名很聳動-《下流老人》,我很好奇都是甚麼樣的人會買,因此逛書店時特別偷瞄觀察。我發現到,會拿起來翻一翻的,老人當然不用說,值得注意的是,這本書對於中年人、甚至青年人來說也很吸睛,原來書名的副標是:「即使月薪五萬,我們仍將又老又窮又孤獨」。
(圖片來源:pixabay)
根據我國主計處統計,104年平均薪資為48,490元(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),這個數字已經包含「經常性薪資、獎金、加班費」,而且還是創歷年新高。但是這個平均薪資,還攀不上副標所提的月薪5萬元。而作者警告, 即使月薪5萬元,都可能變成又窮又孤獨的「下流老人」。表示大多數的台灣上班族,都被壟罩在「下流老人」的暴風圈內,難怪這本嚇人的書會擠進暢銷榜啊。
被嚇到的人,當然要掏腰包了,我不想等到老後才發現自己又窮又孤獨,因此也趕緊捧了一本回家拜讀。原來作者藤田孝典是一位日本的社會工作者,於第一線參與了窮人的援助活動,其中包括相當數量的老人。
(圖片來源:pixabay)
對華人來說,「下流」與「無恥」是同義字,但是對日本人來說,「下流」其實是指「中低收入戶」,與「上流社會」相對的底層階級,「下流老人」指得就是「又窮又孤單的老人」。根據作者的描述,他們求助社福機構的原因有「付不出房租」、「沒錢就醫」、「沒錢繳健保費、戒護保險費(類似台灣之前要推動的長照保險)」等。全書讓我最有感的一段是:
「受諮詢(來求助)的老人都異口同聲的說:『完全沒想到自己會陷入這種狀況』 一片寂靜之中,他們垂著頭說出來的這句話,聽來相當沉重。」到底是哪些「沒想到」的狀況,讓他們從原本的中產階級最後淪為下流老人?這也是我購買這本書的主因。
作者舉了四個案例狀況,包括:
1. 因為 照顧生病雙親而在中年退出職場的加藤先生。
2. 因為 照顧憂鬱症女兒而年金不夠用的永田夫婦。
3. 因為 不斷生病而花光積蓄的無殼老蝸牛山口先生。
4. 失智且失婚的藤原先生。
- Mar 09 Thu 2017 10:15
零失敗的高麗菜瘦身法!3要點正常吃,腰痛膝痛也改善
- Mar 08 Wed 2017 14:57
糖尿病患忌口不吃,血糖更不穩定!營養師8法正常吃控血糖
【早安健康/萬芳醫院營養師 梁芷惠】很多人在得知有糖尿病之後,便會對「吃」這件事充滿許多疑慮,不知如何選擇?覺得很多東西不能吃,認為「糖尿病不能吃稀飯」、「飯少吃點」就可以控制血糖,結果導致正餐吃不飽,多吃零食、宵夜,導致血糖控制不佳。
其實糖尿病飲食與一般健康人無異,以均衡飲食為原則,控制會影響血糖值的含醣食物攝取總量,並注意以下原則:
1. 維持理想體重:體重過重或肥胖者,應做飲食與生活行為修正,將體重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。
2. 均衡飲食:依據個別的飲食計劃適量攝取全榖根莖類、低脂乳品類、豆魚肉蛋類、蔬菜類、水果類、油脂與堅果種子類,營養諮詢門診可依據個人需求指導六大類食物攝取的份量,只要學會食物份量替換與分配原則,注意全穀根莖類、低脂乳品類及水果類等含醣食物,有助於血糖控制。
3. 低脂飲食更健康:避免食用動物皮及肥肉的部分,挑選瘦肉部分為佳;多使用蒸、煮、烤、滷、涼拌之少油烹調方式;減少內臟類及蛋黃、魚卵、蝦卵等高膽固醇的食物。
4. 低鹽烹調天然調味:盡量品嚐食物原味,減少使用調味料,可添加蔥、薑、蒜、九層塔、芹菜、香菇、洋蔥、八角、當歸、肉桂等天然辛香料以增加食物的風味。
5. 減少精緻含糖類食物攝取:中西式甜點、煉乳、蜂蜜、糖果、蜜餞、果汁、含糖飲料、汽水等。
6. 高纖維:膳食纖維可以延緩醣類的消化吸收速率,有助於血糖控制,並可增加飽足感,建議每天攝取到半斤蔬菜,與控制兩個女生拳頭大小的水果,多選用未加工豆類食物,及以糙米、胚芽米、五穀米等全穀類來取代部分白米。
7. 選用低熱量點心:以代糖調理之仙草、愛玉、蒟蒻或白木耳甜湯,或是醋拌蔬菜均可增加飽足感。
8. 戒酒:飲酒過量除導致血脂肪異常,糖尿病友若空腹喝酒易有低血糖發生之危險,故宜遠離酒精。
想讓血糖控制在建議範圍內,除了必須具有良好的飲食型態、建立規律的運動習慣並按時服藥,三者相互搭配,再加上定期自我血糖監測,就能輕鬆做好血糖控制。
- Mar 07 Tue 2017 11:06
肥皂軟爛,小心上面都是菌!專家3招正確保存法
【早安健康/綠藤生機 真實生活事】我們想與你分享的是:「當肥皂開始變軟,代表已經開始成為菌的溫床,很快地,細菌、黴菌、酵母菌等微生物就會附上來。」這一回,綠藤就要與您分享如何安全地保存肥皂,以及挑選肥皂的小提醒。
當你拿起肥皂要洗手時,發現原本硬硬的肥皂竟摸起來有點軟爛,這時候你會選擇繼續使用,還是直接丟棄換新的?大部分的民眾,可能會選擇繼續使用,但台大園藝系博士暨綠藤生機顧問林碧霞博士有不一樣的觀點。她在生前曾分享關於肥皂變軟的看法、與獨特保存秘訣,綠藤希望把這些知識整理給大家、一起追求更健康而安全的生活。
☄ 當肥皂出現軟爛狀,代表什麼?
首先,為什麼肥皂會變軟?當肥皂長期處在高溫潮濕的環境,如浴室、廁所,再加上經過多次的塗抹,便會促使肥皂從原本乾硬狀態慢慢變濕軟。「當肥皂開始變軟,代表已經開始成為菌的溫床,很快地,細菌、黴菌、酵母菌等微生物就會附上來。」林博士這樣告訴我們。
尤其,pH值較低、相對溫和的香皂,以及沒有添加防腐劑的手工皂,也可能比一般的肥皂更容易加速菌孳生的速度與數量。一旦肥皂變軟爛,此時生菌數也可能已經超標,我們就不建議再繼續使用。
☄ 生菌數超標的肥皂,失去了清潔的意義
清潔真正的意義,在於讓肌膚回復原有的本質和功能;當使用了生菌數超標的肥皂,便可能為身體帶來不必要的危害,使肌膚難以回到原有狀態。雖然對擁有健康免疫系統的人來說,像這樣的生菌數(細菌、黴菌、酵母菌)含量不致造成皮膚感染,但對於免疫力不佳或皮膚有傷口者,軟爛肥皂若有微生物超標、甚至有致病菌孳生,接觸後可能會造成皮膚感染。
▲實驗三天後,左邊為正常肥皂生菌數,右邊為已軟爛的肥皂生菌數。
- Mar 06 Mon 2017 14:06
這樣吃地瓜真的會瘦!注意4關鍵吃法才對
- Mar 03 Fri 2017 10:16
輕鬆揮別女性漏尿、腸脫垂!3招有效鍛鍊骨盆底肌
【早安健康/筋肉媽媽】首先,骨盆底肌是什麼?在哪裡?為什麼骨盆底肌的強壯,對女人「實際」與「感官」生活都很重要?
骨盆底肌,位於核心肌群的底部,就像吊床一樣,兩端連接於恥骨和尾骨部位。由肌肉與其它組織組成的骨盆底肌,也的確像吊床一樣,把我們諸如子宮、膀胱、大腸等器官固定在軀幹內。
從這張我手繪的圖片,可以看到骨盆底肌大致的位置。女生的陰道、尿道、肛門,都會通過它,由此可知,如果骨盆底肌不夠強壯有力,對於日常生活會造成很大的困擾,當骨盆底肌開始失去功能時,可能會出現以下狀況:漏尿、陰道鬆弛、大便失禁(有的人是相反出現便秘困擾),或者更可怕的,子宮、膀胱、大腸脫垂!
如果先撇除以上比較嚴重的健康問題,由於骨盆底肌是核心肌群的一環,而肌肉組織與骨骼關節又是環環相扣,任何一處的肌肉失去原本該有功能與力量,都會影響身體整體的活動!記得,保持骨盆底肌的強韌,持續訓練它,也是幫助身體姿態保持在正確中線的不可或缺運動之一。
筋肉媽媽額外補充:
關於陰道鬆弛,由於陰道「靠近外部的前三分一」為骨骼肌,許多運動都能夠改善這部位的肌肉緊實度;但如果鬆弛的部位為「靠近子宮的上三分之二」,就該由專業醫生評估,如何靠醫療手術改善鬆弛問題。
骨盆底肌會在什麼狀況下變弱?
因為骨盆底肌裝載著我們如上圖的器官們,所以以下狀況都會造成骨盆底肌變弱!
懷孕與生產過的媽咪:因為子宮撐大,導致骨盆底肌長期承重。
久坐生活型態的人:導致骨盆核心肌群不活絡,最終開始失去肌力。
體重過重的人:體脂過多造成肌肉關節負擔。
長期嚴重便秘的人。
老化後的肌力流失。
強化骨盆底肌的凱格爾運動
首先,訓練骨盆底肌,凱格爾運動是最容易執行,也最方便隨時隨地練習的!事實上,不只女生可以練習,男生多做凱格爾運動,對於持久問題也可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改善!
怎麼做:
坐在抗力球上,或是椅子上。
脊柱保持中立延伸,肩胛骨那收下壓,大腿臀部放鬆。
先吸氣,吐氣時收縮骨盆底肌,這時候,核心肌群整個參與收縮,尾骨內收。
收縮的方法A:想像同時憋尿與憋屁,並非夾緊臀部與大腿,單純收縮內部肌肉。
收縮的方法B:想像妳的陰道口有個葡萄乾,利用骨盆底肌收縮的時候,把葡萄乾吸進陰道中。(超害羞的,想像用你的妹妹把葡萄乾夾進去!)
進階的收縮方法:放鬆時,想像妳的骨盆底肌是電梯位於一樓,吐氣時,我們要將骨盆底肌上升到二樓,接著,停一下,再進階到三樓,最後回到一樓。
每次收縮至少五秒,逐漸練習收縮十秒,最後能停留到二十秒。
重複8-12次(一輪)後休息放鬆,每次練習要至少三輪(跟鍛鍊身體其他肌肉的原理是相同的)。
等到掌握了收縮骨盆底肌的方法,站著或走路,隨時都是可以練習訓練的時間!另外,懷孕後整個孕期都可以做凱格爾運動來強化骨盆底肌,產後也是儘早開始做凱格爾運動,對於懷孕過程與日後的身體恢復,都會有莫大的助益喔!
- Mar 02 Thu 2017 10:01
痰濕氣虛讓腰圍越來越粗!腰部燃脂排毒湯,一週有感
【早安健康/岡本羽加(東洋美容沙龍さらさら堂代表 )】
✔ 腰部累積脂肪是因為水毒體質和「氣」不足
隨年紀增長,腰圍就愈來愈令人在意。什麼樣的體質會導致腰圍累積大量的脂肪呢? 主要是因為新陳代謝緩慢,水氣滯留在體內的「痰濕」體質和能量不足導致免疫力偏低的「氣虛」體質。多餘水分滯留在體內,身體發熱的能量又不足,身體當然就會變冷。體寒症不僅會影響情緒,還會讓人容易感到疲勞、倦怠、煩躁和焦慮。不僅如此,還會出現腹瀉或便祕,或兩者交錯反復發生。其他還有皮膚乾燥、冒出痘痘、黑眼圈等惱人症狀。
如果腰部附近的脂肪太厚,就會讓原本活躍運作的內臟也開始變寒,進而喪失代謝脂肪及老廢物質的能力,然後老廢物質就直接囤積在體內。脂肪是不會發熱的,一旦囤積,就會吸引更多脂肪牢牢地附著。
✔ 首先必須淨化身體,脂肪才會燃燒
想要防止這樣的事發生,就必須先清洗囤積在體內的老廢物質和毒素,讓身體變溫暖、脂肪能夠燃燒。因此我建議可以喝腰部燃脂排毒湯。此排毒湯包含了可以排除體內多餘水分與老廢物質、改善痰濕的食材,以及能夠改善「氣虛」的補氣食材。
湯品的食材含有蒟蒻絲、海帶和滑菇,這些常見的食材能夠驅除多餘水分和老廢物質,且都富含豐富的膳食纖維。膳食纖維具有吸附水分和老廢物質的強大力量,有助於糞便的成形及排出。一旦消化器官活化後,就能更有效地吸收營養,讓身體獲得能量。接著,再利用能夠促進胃腸蠕動、溫暖身體和補「氣」的山藥,以及具有相同功效的滑菇來啟動燃燒體內脂肪的開關,就可以順利瘦身。請先試著連續喝一週,相信那種身體被淨化的感覺,一定會讓您覺得舒適暢快。
✔ 腰部燃脂排毒湯的製作方法
材料:(3餐份)
▴蒟蒻絲…1包(約200g)
▴山藥…50g
▴海帶絲(乾燥)…10g
▴滑菇…1包(100g)
▴小魚乾…10隻(太小則用20尾)
▴醬油…3大匙
▴味醂、酒…各2大匙
▴鹽…適量
▴水…800ml
1. 海帶絲泡水會膨脹,所以請先在稍微剪斷,然後和指示分量的水一起放進鍋中。
※若手邊只有高湯用的海帶,就先用水泡發再切成細絲狀。
- Mar 01 Wed 2017 14:42
腳趾緊縮易頭痛、肩頸僵硬!5伸展幫助血液循環
【早安健康/馮鈺婷編譯】每天穿高跟鞋的你,回家後會將縮在一起的腳趾伸展開來嗎?日本知名入口網站「naver」建議,回家脫掉鞋子後,最好伸伸腳趾,這裡也提供了5種簡單的腳趾操,以及入睡時也能張開腳趾休息的小秘訣,如此一來不但能解決腳部血液循環不良的問題,甚至還能讓腳踝變細。
緊縮腳趾,會造成肩頸僵硬
心臟將含有氧分和營養的血液送至全身,身體各處則將二氧化碳和陳舊廢物,透過血液送回心臟。人體約有七成的血液集中在下半身,若下半身血液循環不良,對全身上下都有不良影響。因此腳部,尤其是經常被人忽視的腳趾,應維持良好的血液循環。
另外,腳趾中間需要有適當的間隙,若完全沒有間隙,可能代表你沒有讓腳充分發揮它的功能。而且腳趾上有許多穴位,盡量伸展開來比較健康。總是將腳趾緊閉,容易導致頭痛、肩頸僵硬,腳部也容易腫脹、感到疲累。
伸展腳趾的三大好處
好處1:腳不再怕冷
將平常縮在鞋子裡的腳趾伸展開來,腳趾附近的肌肉會跟著放鬆,讓血液循環變好,整隻腳也會變得更溫暖。這樣做也能刺激腳趾附近的穴位。每天伸伸腳趾、按按腳趾,冬天時就不用怕腳部冰冷了!
好處2:腳不再水腫
腳部腫脹、感到疲累,是因為血液循環不良,陳舊廢物堆積在腳部所致。下半身血液循環不良,甚至會影響全身上下的身體機能。但是,只要每天動動腳踝、伸伸腳趾,就能促進血液循環,腳也不再腫脹、痠痛!
好處3:腳踝變細
水分受地心引力影響,容易堆積在腳部、形成水腫。想要讓腳踝變細,就要伸展腳趾、刺激腳尖的微血管,讓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變好,陳舊廢物就不易堆積在腳踝。循環變好,就能擁有更細更美的腳踝!
超簡單的5種腳趾操
1. 下班回家脫掉鞋子後,盡量把腳趾伸展開來。
2. 將手心貼在腳背上,手指扣在腳趾中間,稍稍按壓,用手幫助腳趾伸展。
3. 用手捏住腳趾,讓每隻腳趾向左、向右各轉二十次。秘訣是捏住趾甲的左右兩側,這樣更能刺激到腳趾上的穴位。
4. 試試用腳趾做「石頭」和「布」的動作。
5.用腳趾抓抓毛巾,也是鍛鍊腳趾的好方法。
最後在晚上睡覺時,也可以使用將腳趾一個一個撐開、塗指甲油時避免沾染的小道具,來讓腳趾維持在張開的狀態,並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軟硬度。
- Mar 01 Wed 2017 09:48
清水斷食療法 迷思大解密
- Feb 28 Tue 2017 15:14
氣溫低1℃ 心肌梗塞機會增加2%!
- Feb 28 Tue 2017 13:35
台灣竟是亞洲最胖!5燃脂食物吃掉危險的腹部脂肪
【早安健康/林昕潔整理編輯】根據「2013~2014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」,台灣成人過重及肥胖的盛行率達43%,居亞洲之冠;台灣肥胖醫學會則曾有調查發現,近兩成的上班族有腰圍過粗的問題。事實上,腹部脂肪比起堆積在大腿、臀部的脂肪更加危險,因為這類脂肪會擾亂荷爾蒙製造並導致發炎,從而提高心臟病、第二型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的風險。
針對這種危險的肥胖類型,除了規律運動、少吃高脂高糖的食物之外,在飲食中加入一些健康的天然食材,也能夠幫助消除腹部脂肪。美國晨間電視節目《今日秀(Today)》網站也列舉了5種容易取得且美味的日常食材,讓你吃足營養的同時,也能減少危險的腹部脂肪!
花椰菜
一些研究檢視,吃進較多的深色蔬菜,和較低的內臟脂肪有關。而在深色蔬菜中,花椰菜含有較多的鈣質,能夠促進消除脂肪,特別是針對腹部區域。此外,大型的觀察研究則認為,從食物中攝取的鈣質比補充品更加有效。
洋蔥
洋蔥中含有菊苣纖維,這種可溶性纖維能夠作為腸道好菌的食物,幫助改善腸道菌相,也有初期的研究指出改善腸道的健康有助腹部區域的減重。另外,許多減重飲食可能讓人聯想到乏味、難吃的食物,但洋蔥的特殊風味能夠融入各種料理中,提高美味度的同時也幾乎不會增加額外的熱量、糖分、鹽分或脂肪攝取。
鮭魚
富含蛋白質和健康脂肪的鮭魚,能夠維持較長的時間飽足感,此外也是維生素D最豐富的食物之一。維生素D與控制食慾、觸發腹部脂肪燃燒的荷爾蒙的製造有關,因此能夠幫助減少腹部脂肪。
脫水優格
曾有研究指出,優格中豐富的鈣質,與減少腹部脂肪量有關。雖然也需要其他營養素共同作用,但專家認為鈣質能夠增加脂肪燃燒、減少脂肪吸收、並稍微提高新陳代謝。《營養與新陳代謝》期刊中的研究也指出,優格中豐富的益生菌,也有助於消化系統健康與體重控制。
在選購優格時,除了盡量選擇無添加糖、低脂的優格外,希臘優格(脫水優格)也是更好的選擇之一,其中的蛋白質含量是一般優格的兩倍,不但能夠延長飽足感、控制食慾,也較不容易轉換成腹部脂肪。
朝鮮薊
在西方國家長期被認為是減肥食材的朝鮮薊,因為含有豐富的益菌生(好菌的食物),能夠讓腸道中的好菌獲得充足的營養,間接幫助改善腸道健康並維持健康體重。腸道菌相健康,就能夠干擾脂肪的囤積,並減少發炎問題。
- Feb 27 Mon 2017 15:12
日常生活的10項要點,恐傷
【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/台北報導】就算平常已經過避開不好的飲食習慣,也有規律運動,但還是需要注意生活習慣,下列舉出日常生活的10項要點,日積月累也可能恐傷"心",甚至引發嚴重疾病,需多加留意避免影響健康。
1.牙齒問題
通常有牙齒疾病的人也比較容易有心臟疾病,原因不明,但有些科學家認為,牙齒中的細菌會進入血流中,造成血管發炎、引發心臟疾病。建議每半年檢查一次牙齒,如果有任何的不舒服,也盡快去看牙醫。
- Feb 27 Mon 2017 13:33
子宮最怕冷!除了紅棗枸杞,避免宮寒還可吃這些
【早安健康/周宗翰(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兼任醫師)】女生本身就屬陰,相對於男生是比較怕冷的,所以多數女性為寒性體質。此類體質四肢容易冰冷,當氣候轉涼時會特別敏感,臉色常常表現蒼白、喜歡喝熱飲、很少口渴、冬天怕冷、夏天耐熱。遺傳是重要因素,體質偏寒的父母,子女多半亦為偏寒體質,這類先天「冷底」的人,即使和別人處於相同的條件下,也比較容易出現寒性體質的特徵。部分的寒性體質是由後天因素造成,引發的因素包括:常處於寒冷的環境下、嗜好寒涼食物、過勞或易怒因而影響身體氣血循環,使得陽消陰長。
子宮是女性體內最怕冷的器官,中醫「宮體」的範疇比西醫子宮定義的範圍更大,包括子宮、卵巢、尿道等多種器官。中醫理論認為,婦女陽氣不足,無法溫煦子宮,使得寒氣聚集,因而導致「宮寒」。宮寒的常見臨床症狀,包括月經失調、經痛、白帶清稀量多、臉上的黃褐斑點、經期延遲,還有性慾低落等問題,嚴重時甚至會造成不孕,或是即使是懷孕了,也可能有胎兒發育遲緩的問題。
引起宮寒的原因很多,除了先天虛寒體質女性,由於體內陽氣不足,容易宮寒,與生活習慣也有密切的關聯。大家都知道吃寒涼食物容易導致宮寒,卻不曉得外在環境也有可能導致宮寒,例如冷氣就是個「溫柔殺手」。
☛ 夏日狂吹冷氣,妳的子宮正在哭泣
身體從外部接觸到寒氣,會侵入體內,也會讓體質有變化。除了冬季寒風,盛夏期間,許多女性穿著清涼,露背裝、短褲、短裙、小可愛、低腰褲,使身體大部分暴露在外,若加上長時間窩在低溫空調環境,拒驕陽於千里之外的話,便會讓宮體承受著低溫寒冷的折磨,一步步地踏入宮寒的危機。身體有多少熱能禁得起這樣消耗呢?為了保護宮體,在享受冷氣的同時,務必提醒自己做到以下事項:
✔盡量遠離冷氣出風口,如果無法避免而被安排坐在冷氣風口下方,就為自己圍上輕柔的絲巾或披肩,避免讓冷風直吹頸部。
✔在辦公室內準備薄外套,需要時就穿上,可以保護肩膀避免受寒,避免寒氣由肩背部侵入體內導致子宮著涼。
✔穿裙子時,可用披肩覆蓋於腿部,尤其是膝蓋。怕冷的女性不妨在冷氣房穿著絲襪,可以預防寒氣從下半身直接侵入。
✔如果座椅材質為石椅或鋼鐵材質的話,宜加個坐墊。
✔除了小心防寒之外,上班族女性不妨 提醒自己在午休時間到室外走走,讓毛孔接觸外界的自然氣息,把體內的寒氣適度發散出來。
✔ 生理期間應格外留意保暖。夜間睡覺時,無論是吹冷氣或電扇,都要記得在腹部蓋上一條薄被,以免子宮受寒。
運動快走是改善寒性體質很好的方式,所謂「動則生陽」,透過適量且溫和的運動可以疏通經脈、調暢氣血、改善血液循環,讓全身溫暖起來,還可以改善體質。
- Feb 24 Fri 2017 15:13
讓更年期像度假!顧好卵巢有效抗老,中醫推5養生法
【早安健康/陳品洋(中醫碩士)】開心迎接更年期,做一名快樂美魔女!
找出病根:經血虧虛、陰陽失衡、氣滯不暢
對症食療:豆豉花椒魚、蟹肉豆腐羹、豌豆鮮蝦豆腐湯
「不知為何突然性情大變,動不動就想罵人?」「最近老是心情低落,到底怎麼了?」「對於生活提不起勁,而且有種看什麼都不順眼的感覺,怎麼辦?」年輕時,偶爾脾氣不佳,就會被認為是經期症候群;年屆半百,偶爾發發牢騷,竟然就成了更年期問題!
抗加齡,對症才是王道
女性更年期,大約發生在四、五十歲停經後,同時表示卵巢功能逐步下降,卵巢衰竭,連帶使女性荷爾蒙分泌失衡,因此產生更年期症候群,諸如:發熱、心悸、頭暈、耳鳴、盜汗、潮紅、失眠、焦燥、憂鬱、情緒不穩,以及記憶力減退、注意力不集中等。
由於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,但身體各機體和組織仍需要靠它調和或作用,因此,藉由食療和營養素的額外補充,則是必要的作法,理解生理上的改變,讓自己快樂度過更年期,勇敢迎接嶄新的自己。
「逆齡」 營養有方
愛護卵巢,抗衰老這樣吃!
卵巢是女性的「生命之源」,擁有健康的卵巢,可令女性常保年輕,因此平時就可藉由食養來勤加保養。月經期間,因血液流失容易缺鐵,可多食菠菜、豆腐,補充植物性蛋白,酌餐時小飲紅酒有助提升卵子活性。
中醫養生 健康提醒
現代社會,期待女性能夠面面俱到,無形中增加了女人的壓力,一方面要顧及工作表現,一方面又要兼顧家庭生活,蠟燭兩頭燒,時日一久,焦慮和憂鬱成了糾擾心頭的問題,無形產生「隱性更年期」的毛病,加上年齡不斷攀升,等到真正到了更年期階段,若無適切的紓壓方式,累積的負面情緒將壓得身心喘不過氣。
女生顧全家庭之外,更要懂得珍愛自己!平日可藉由簡易的腹部按摩,改善卵巢功能,可促進雌激素的正常分泌, 依序按壓:血海、
- Feb 23 Thu 2017 13:53
比深蹲效果強10倍!3天腰臀圍瞬減的單腳鍛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