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身邊親友有人罹患大腸癌嗎?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2015年國人十大癌症資料,大腸直腸癌連續10年蟬聯榜首,是最多發生人數的癌症種類。醫師表示,台灣的大腸癌發生率堪稱是世界第一了,如果不想讓自己成為下一個受害者,不妨從3個方向著手,重建腸道的健康生態。
大腸癌,過去一直被認為是西方國家的好發疾病,但隨著國人飲食西化,攝取太多高熱量、高油脂、高糖分的食物,加上前幾年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,例如:三聚氰胺毒物、餿水油事件、塑化劑、毒澱粉等,腸道長期受虐,難免會生氣,因而出現各種發炎症狀甚至癌化。
如何腸保健康、避免腸道癌化呢?在《身體不健康,腸漏先知道》一書中,肝膽腸胃專科醫師何兆芬提到,應從「菌叢生態平衡」、「腸道蠕動正常」和「膽酸代謝路徑正常」等3個機轉方向著手。
1.菌叢生態平衡→適度補充益生菌和益生元
除了遺傳因素之外,目前高油脂、高熱量、低纖維飲食型態也是公認的大腸癌危險因子。不當的飲食習慣會造成腸道菌叢失衡和慢性發炎,導致腸道屏障受損,而腸道菌叢失衡、身體慢性發炎和腸道屏障受損間的關係,彼此連動,只要其中1個狀況出現,就容易引發惡性循環,久而久之便形成大腸癌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