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記者楊晴雯/台北報導

時序邁入秋冬,因溫差變化大,極冷極熱的氣候型態,往往是心血管疾病誘發因子之一,醫師表示,若出現胸悶胸痛、頭暈、氣喘、冒冷汗等症狀,恐是發病前兆。

dooftw-imagebillboard-8fd5xf4x0938x0330-m.jpgdooftw-imagebillboard-3172xf4x0938x0330-m.jpg
    â£é è³¼æ¬¾â£é è³¼æ¬¾行李箱24+20吋 ABS材質 巴黎風情系列【Mon Bagage】行李箱28+20吋 ABS材質 巴黎風情系列【Mon Bagage】行李箱28+24吋 ABS材質 巴黎風情系列【Mon Bagage】❣預購款MJBOX多用途隨身包 多款選擇/附背帶

 ID-2249962

▲對於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長者來說,天冷溫差大應做好保暖工作,以免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。(示意圖/資料照)

一名83歲張奶奶一年前因心肌梗塞險些鬧出人命,治療康復後卻沒有定期回診追蹤,日前又因早上起床出現胸悶、冒冷汗症狀,子女發現後趕緊送急診,透過心肺復甦術和插管勉強維持生命跡象。

替該患者診治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許楹奇表示,門診中經常可見如同張奶奶一樣的患者,第一時間對疾病的反應相當恐懼,對談當中,隱約察覺其就醫態度消極、逃避、隨意等,返家後通常也無定期追蹤或治療疾病,長期下來更使症狀加重,導致疾病發作時治療過程繁瑣,且預後不佳。

許楹奇指出,對於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長者來說,秋冬因受到冷空氣刺激,容易使血管突然收縮,造成血液流通受阻,使重要臟器缺血缺氧;或因寒冷而顫抖,身體消耗能量以產生熱能,增加心臟負擔,進而誘發心血管疾病,可能出現胸悶胸痛、頭暈、氣喘、冒冷汗等症狀,相當危險。

許楹奇建議長者,天冷時應做好保暖工作,避免讓血管暴露於冷空氣中,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,應調整為早上8、9點太陽升起後,或是傍晚日落前,溫度暖和的時候運動,而運動強度應選擇強度較低,身體能負荷的方式,並按時回診追蹤病情,才能永保健康。

此外,許楹奇也提醒,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按時且正確遵照醫囑服用藥物,如有頭痛、眩暈、噁心、嘔吐、心跳速率變慢或快等副作用,就要立刻告知醫師,依個人狀況配合調整劑量,服藥後也避免立即運動,千萬不可自行停藥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咪亞 的頭像
    咪亞

    美麗樂活趣

    咪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