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1865)
- May 14 Fri 2021 16:00
下背痛連睡覺都被痛醒!微創減壓手術有效改善一夜好眠
- May 13 Thu 2021 16:00
有糖尿病還能遠離洗腎?登階「顧腰子」攻略幫你逆轉腎
- May 12 Wed 2021 16:00
10月大女嬰恐怖之摔,玩具車輪竟卡頭骨!8種玩具藏隱形殺手,注意年齡限制
- May 11 Tue 2021 16:00
綠茶、烏龍茶、普洱茶什麼時間喝才對?早中晚這樣喝、以薑調味,消脂健脾又養心
- May 10 Mon 2021 16:54
大吃大喝怎麼辦?蕪菁安撫你疲勞的胃
聖誕大餐、尾牙、年夜飯……冬天就是無止境的聚餐,加上天氣寒冷讓人不自覺想吃東西,最後不只胖了腰圍,消化系統也跟著出問題!不想吃胃藥又想保養一下過勞的胃,蕪菁是最適合調養消化系統的好蔬菜,不僅讓胃能好好休息,身體也會暖起來。
日本營養師南惠子認為,寒冷的季節最適合吃蕪菁,因為蕪菁當中含有許多酵素,可以療癒因為大吃大喝而疲軟的胃。此外,蕪菁還有溫暖身體的功效,在冬天吃無菁在適合不過了。
治療大吃大喝的胃
- May 10 Mon 2021 16:00
簡廷芮公開「孕期菜單」,掌握1關鍵:孕期體重控制好簡單,且每個人都適用!
- May 07 Fri 2021 16:00
胡瓜、于美人都因腎結石急開刀!中醫預防腎結石,補腎防石茶學起來
【早安健康/藍若水報導】反覆劇烈腰痛,排尿不順、血尿可能是腎臟長結石!根據耕莘醫院資料,泌尿科醫師林佑樺指出,研究顯示台灣的泌尿系統結石盛行率約10%,男性的盛行率更高達14%,許多知名藝人如胡瓜、于美人、小甜甜等也都曾受腎結石所苦。
近日藝人大愷也在節目中分享,自己曾因為結石感到生不如死,並呼籲民眾多喝水;醫師也指出,遺傳、飲食都會深深影響腎結石的發作,除了維持良好的習慣外,中醫師則建議可以利用一味「防石茶」幫助調理腎臟健康。
- May 06 Thu 2021 16:00
打翻熱水濺到3個月大兒子的臉,媽媽沒送醫自行擦藥,7天後不治!正確判斷燒燙傷,不因誤判造成憾事!
- May 05 Wed 2021 16:00
失眠不必靠吞安眠藥!美女中醫:助眠按7大穴位、安神運動+茶飲
有失眠困擾的人,白天容易嗜睡、注意力不集中,甚至煩躁不安,搶救失眠不必靠吞安眠藥,中醫調理也很有效喔!《華人健康網》健康小學堂,日前邀請到美女中醫師彭溫雅分享中醫助眠的秘訣。幫助大家一夜好眠,親自示範必按7大助眠穴位、睡覺前必做安神伸展運動,以及推荐飲用助眠茶飲。(影音/攝影鄭名峻、江旻駿、宋美瑤)
- May 04 Tue 2021 16:00
與牛肉相剋的9種食物!中醫:一起吃易腹脹、上火生口瘡
【早安健康/藍若水報導】牛肉嘗起來美味,一直是肉食主義的偏愛料理,事實上牛肉營養價值高,尤其是經常出現頭暈、心悸、臉色蒼白等貧血症狀,需要補鐵的人幾乎第一念頭,想到的就是吃富含鐵質的牛肉。正逢牛年,中醫師在自營社群平台,整理出九種與牛肉相剋的搭配食材,確保吃進去的牛肉能發揮營養功能!
- May 03 Mon 2021 16:00
蔬果含維生素C、胡蘿蔔素啵棒!研究:每天5蔬果,降低疾病風險最健康
「每天5蔬果」大家琅琅上口!大家都知道多吃蔬菜水果有益健康,不過,每天5蔬果就足夠嗎?為何不是多多益善每天吃7蔬果、8蔬果呢?一項來自美國的最新研究指出,每天攝取5分富含維生素C及β-胡蘿蔔素的蔬菜水果,對於降低因心血管疾病、呼吸道疾病,以及癌症而死亡的風險,均有最大的健康益處。
- Apr 30 Fri 2021 16:00
獲得性愛歡愉,還能減重、擺脫生理痛和失眠?試試「大江戶四十八手」瑜伽
- Apr 29 Thu 2021 16:00
吃鮭魚可幫助燃燒腹部脂肪? 研究:DHA助降內臟脂肪,逆轉脂肪肝
有「海中和牛」美稱的鮭魚,因為口感細緻軟嫩、風味絕佳,是健身族、減肥族最佳蛋白質來源選擇之一!此外,鮭魚富含不飽和脂肪酸DHA,除了可以護腦、抗發炎,以及幫助人體維持神經組織的運作外,近期還有一項來自義大利的研究指出,日常飲食攝取鮭魚補充適量DHA,竟然還可以幫助燃燒內臟脂肪,逆轉非酒精性脂肪肝!
- Apr 28 Wed 2021 16:00
比豆漿更健康的豆漿優格:2週除便祕、降血脂
- Apr 27 Tue 2021 16:00
168斷食減重夯?2大盲點別輕忽!777咀嚼真瘦身?減重名醫:咀嚼增飽足感
69歲港星洪金寶有「最靈活的胖子」的稱號,他因接受膝蓋手術而被媒體報導健康受影響,但是,日前他精神抖擻出席電影開鏡會,再度引起話題。根據了解,他曾經透過168斷食法積極瘦身…。其實,168斷食减肥法,已經在國際上流行了一段時間,受到許多名人青睞。除此之外,近來日本模特兒圈也開始掀起「777咀嚼法」減重,令不少喜歡窈窕的女生趨之若鶩。究竟「777咀嚼法」真能瘦身嗎?來聽聽國內減重名醫怎麼說。
- Apr 26 Mon 2021 16:00
為臀部曲線勤健身,反練出「梨狀肌症候群」!腰部疼痛、下肢痠麻都是警訊
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脊椎暨疼痛治療中心、骨科主治醫師羅達富表示,「梨狀肌」為臀部深層肌肉,位於坐骨神經離開骨盆腔後,約在臀部上方,當肌肉受傷或長期不當姿勢,就可導致發炎、腫大,出現劇烈疼痛。
長期久坐、習慣性翹腳民眾為高風險族群
臨床顯示,長期久坐、蹲坐、椅子材質過硬,或有習慣性翹腳姿勢等民眾,例如,久坐不動的上班族、不愛活動的老年人均屬「梨狀肌症候群」高風險族群。
- Apr 23 Fri 2021 16:00
1天狂噴20屁!27歲OL一查「癌末」 醫警2屁味危險
大陸中心/魏聖凌報導
放屁是人體正常的生理現象,但若過於頻繁且發出惡臭就得特別當心了!中國大陸一名27歲OL近來發現自己一天不僅狂噴超過20個屁,甚至還腹痛狂瀉,以為只是腸胃不適,沒想到就醫後竟發現已是大腸癌末期。
- Apr 22 Thu 2021 16:00
女兒罹患白血病,全職爸爸全力陪伴,只願給孩子平凡父愛!
曾經推嬰兒車跑馬拉松的最潮奶爸「陳廷宇」。在觀念逐漸進步的現代,全職爸爸儼然成為每個愛家男人的理想,但在十年前陳廷宇的這個「職業」卻不被當時的觀念所理解的,頂著壓力照顧著小孩兔寶與整個家,即便遇到兔寶罹癌這個心痛的衝擊,也要努力撐住,成為家裡安定的力量;畢竟自己沒有理想的成長環境,這份得來不易的「正常家庭」,值得他花一輩子去珍惜。
- Apr 21 Wed 2021 16:00
女老師貧血又頻尿 一陣猛咳下體掉出「10公分子宮肌瘤」
記者陳弋/台北報導
婦女朋友如果有頭暈、貧血、頻尿等症狀不可輕忽,恐為子宮肌瘤的警訊!一名教師最近出現上述症狀,且因感冒嚴重喘咳、反覆發燒住院治療,上廁所時一陣猛咳,下體竟掉出一顆大肌瘤。醫療團隊透過緊急手術切除病灶並控制感染,才解除了她的危機。
- Apr 20 Tue 2021 16:00
這蔬菜比地瓜還厲害,是補鐵清血管的穩血糖好菜
【早安健康/徐惠琬整理編輯】健康飲食風氣日盛,想要變得更健康並不困難。常言道,多吃蔬菜可以攝取纖維質、有助消化,第一口先吃蔬菜還能夠在胃裡形成防護柵欄,阻擋猛然升高的血糖。
不妨從今天開始,外食時多點一盤不淋肉燥的燙青菜吧!若店家有多種蔬菜可供選擇,別忘了點一份富含養分的地瓜葉,為自己補充一天所需的維生素及礦物質。